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编辑 | 马倩
4月11日,上汽之夜第二天,上汽自主品牌MG举办了媒体沟通会。对MG团队来说,这是一场久违了的沟通会。
上任四个月的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说,他认为MG离成功只差了“那么一点点”。从他公开的一些MG近期的关键动作来看,或许能看出那“一点点”,是差在了哪里。
首先,限时一口价。促销车型覆盖旗下主销燃油和新能源产品:新一代 MG5低至 6.59 万元起;B 级轿跑 MG7 售价10.99 万元起;MG ES5 售价9.99 万元起,将500 公里续航纯电 SUV 的价格打进 9 万元市场。
据悉,周钘上任后快速推进了“方盒子”SUV车型的规划。要知道,自 2009 年起,MG6 首开中国市场“轿跑”先河,自此的很长一段时间,优雅而动感的曲线是MG的标签。决定将硬派方盒子加入MG,决策层是需要破局的。
在产品规划上,未来两年,MG将投放8款新车,涵盖跑车、轿车与SUV三大产品线。此外,上汽与OPPO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落地MG品牌。
海外市场,MG即将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这意味着,目前中国向出口欧洲的每10辆整车中,就有约7辆是挂着MG车标的。
上汽集团OEM化
MG的媒体沟通会从上午10点开始。在此之前,早晨8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刚刚参加了执管会。
2025 年初,上汽启动“大乘用车一体化”改革,将旗下乘用车分公司、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上汽国际、海外出行这五家公司组合成统一作战体系,并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执管会。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担任执管会主席,推行“一个目标、一个预算、一张表”的管理模式。
上汽集团官方曾表示,执管会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覆盖营销、制造、研发、财务等部门。
“按照集团领导的话说,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成立标志着上汽集团OEM化的元年。”不同于以往集团内部各品牌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俞经民表示,“大乘用车板块”成立后,上汽在集团层面的主机厂属性更强了。
可以理解为,不只是资本投入和集团层面的战略布局,还有更直接、深入的车企业务管理。这种改变在持续了两个小时的MG沟通会中,十分明显。能感受到上汽集团自上而下的紧迫感。秩序,正在被打破。
沟通会期间,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总设计师邵景峰离开了一会儿。“总裁(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要看新车型”,现场的工作人员解释到。在短暂地回来后,邵景峰再次离开,“刚才豆包的人来了(要对设计需求)”“华为的人来了”......多线条任务在见缝插针中并行。时间紧,任务重,被摆在了台面上。所有可见的线索指向产品,新车。
组织创新是最大的创新
俞经民表示,MG将推出上汽集团与OPPO合作的首款车型。“对智能座舱的集中抱怨应该通过最高阶的手机互联,得到彻底的解决。现阶段智能座舱的最高级版本,能够刷新用户对智能座舱的想象。”他介绍,手车互联的新版本将搭载在新一代MG4车型,该产品原本计划在上海车展期间亮相,但为了手车互联的效果更好,目前双方团队仍在全力攻坚中,或将延期至年中发布。
“我们与OPPO的合作是开放的,”俞经民表示,在与OPPO的合作中,最新版本一定会在MG和OPPO首发,但他不会将此作为护城河,一旦跑通了手车互联的最新功能,3-6个月以后,小米手机和vivo手机用户也可以享受。
在对外合作这件事情上,上汽和MG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那么,上汽MG的护城河是什么?
零束是我们的护城河,营销也要成为护城河——这是俞经民给出的答案。
沟通会中,MG团队安排了一场有保密协议的新车鉴赏环节。俞经民说,他是“冒了点风险”,才把那款“方盒子”车型和两款尚未完全定型的 Cyber 车型向媒体开放。按照新车上市节奏推算来看,MG的重头戏将在明年陆续推出。那么,今年怎么办?
周钘说,他认为MG在今年3月份1万台的销量还是“不值一提”。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销量目标,但俞经民曾表示,“在中国市场,如果没有2%的市占率,那就不叫品牌。”若以这个数字为基准,MG目前离成功还有段距离。
“我认为MG目前有三个敌人”,周钘说,第一是预期,MG现在国内市场的声量比较单薄,预期如何管理,这是第一步。
第二是有了预期之后,怎样践行长期主义。“MG后续的产品都非常棒,如果现在拉出来马上销售,相信我们的团队一定可以让它成为具有声量而且具有销量的爆款产品。但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时间”,周钘说。
第三个敌人是自己。最大挑战从来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己。能否推出对的产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周钘用“千头万绪”形容当前的工作,但他认为品牌建设始终是重要的,“品牌意味着溢价空间,意味着消费者的喜欢。”
为此,在MG团队近期所有的创新中,或许,组织创新是那个最大的创新。
据官方信息透露,2024年,MG品牌事业部的组织架构是围绕着产品-市场-销售这三部分来做细分的,比如说,车型规划、车型传播、公关传播、数字化内容营销、计划策略、区域运营等等,基本上是按照一个产品从规划到流向市场终端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架构的。2025年,这一架构被打散重组。
周钘介绍,目前MG事业部分为GTM(细分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品牌与市场、公关与传播、销售中台、区域、运营中台六大板块。他特别强调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公关和新媒体的作用。同这个全新的组织架构随之诞生的,还有一支人均90后的管理团队。
检验这支新团队的时间到了。
今日服务人次 | 24 次 |
服务车主总数 | 3334 人 |
合作共赢商家 | 14 家 |
热点车讯总数 | 724 条 |
定制彩码包邮 | forcar_site |
业务合作洽谈 | 1792573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