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突破 50% 的临界点,日系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的电动化转型路径逐渐清晰——不认真拥抱电动化、智能化,不在中国市场“接地气”,日系三巨头将被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玩家的技术碾压,以及新势力的智能化攻势远远甩在后面。
而进入3月,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和东风本田陆续发布了新技术和新车型,而这三家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丰田铂智3X选择以“技术本土化 + 普惠定价” 双轨并行,日产则是取长补短,发挥“沙发厂”长处的同时拥抱Momenta本土高阶智驾系统,让即将于4月上市的日产N7值得期待;而本田 S7 却陷入 “技术堆砌与价格脱节” 的迷局。
中国汽车市场上,正在上演着日系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冰火两重天。
丰田:铂智3X 1小时订单破万 首个14万元级别高阶智驾合资车
广汽丰田在2025年3月6日正式推出的铂智3X,以10.48万-14.98万元的价格直接杀入自主品牌腹地。广汽丰田甚至喊出了“行业10万级最安全电动车”和“15万级高阶智驾天花板”的口号。
对于第一个口号,笔者认为丰田作为一个百年造车企业,喊出这样的口号并不意外——铂智3X植入近百项丰田安全要件,充分缓解消费者对入门纯电车的安全焦虑,首次让高安全合资纯电车价格下探至10万元级别,叠加丰田的全球品控体系为其背书安全性与可靠性。
但第二个口号就厉害了。
作为合资企业的丰田居然在智能化层面,铂智3X软件采用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高阶智驾大模型,硬件配备激光雷达为核心的传感器矩阵,拥有254 TOPS算力芯片,实现无图城市NOA与全场景泊车,这不但让合资企业首次拥有高阶智驾,更直接将高阶智驾的价格打到14万元级别,甚至这个硬件配置甚至超越部分20万元级国产车型。
根据上市前众多媒体同行的评测,大家普遍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丰田?”“丰田也可以做出这么好开好坐的智驾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车由广汽丰田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深度整合华为、Momenta等本土供应链,形成“中国智慧定义产品,全球体系保障品质”的创新模式。
从上市首小时订单破万的成绩单来看,广汽丰田和铂智3X印证了“普惠智驾”战略的成功。
日产:一场压箱底的技术发布 让“沙发厂”值得期待
而在稍早的3月1日,东风日产在广州召开了“NI好”最家技术发布会。在各大品牌纷纷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时候,日产终于投入市场的怀抱,拿出压箱底的“天演架构”、“AI零压云毯座椅”来直面“合资能否造好新能源”的质疑,宣告与新能源先行者们同行。
其实对于“天演架构”中超高安全效率、超强兼容延展、越级智能舒适三大技术优势,因为搭载此架构的首款车型N7尚未正式上市,还不能完全验证其是否值得消费者期待,但日产“沙发厂”的口碑形象绝对是人人认可。油车时代,日产旗下蓝鸟、天籁等车型的副驾驶和后排是很多人选择日产的重要原因。
在这次发布会上,东风日产重磅推出的“AI零压云毯座椅”首创“电子皮肤”传感器系统,配备了49个智能传感器,运用行业独有的“自适应体态”AI核心算法,根据1500多位真实用户数据,生成了20万份虚拟数字人,用于模拟座椅自适应调节效果。硬件配置上,19个智能气囊+气动坐垫加长结构+充抽一体式气泵也为这套“大沙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合天演架构的智能底盘系统的216种悬架自定义调节模式和GT-R动态性能之父——加藤博义团队的细心调教,相信日产“沙发厂”N7的舒适性非常值得期待。
但是光有大沙发是不够的,消费者还需要聪明的智驾系统。这一点上,东风日产也和广汽丰田一样拥抱国内第一梯队Momenta,深度合作实现一段式端到端智驾大模型。鉴于前面铂智3X的优秀表现,笔者非常期待东风日产N7的城市NOA和高快NOA的表现能否打动消费者的心。
东风日产N7将于4月份开启预售发布会,届时将披露更多产品相关亮点和预售价格。希望东风日产的第一台电动化智能化产品除了过硬的技术外,也能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市场预期东风日产N7将以15万级价格对标小鹏P7+和比亚迪汉EV,考虑到这两台自主品牌车型目前良好的销量,希望东风日产认真为这台N7好好定价。
本田:刚刚发布的S7 技术是“理工男” 价格与市场需求脱节
3月6日晚上,除了丰田铂智3X发布会之外,本田也正式发布了烨系列的第二款车型——东风本田S7,新车共推出开拓者版(单电机)和领航者版(双电机)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5.99万元和30.99万元。
同为日系合资品牌、同为纯电SUV,尽管一个是中型SUV,一个是紧凑型SUV,但如此天差地别的定价,仍然让人直呼看不懂。东风本田S7真的是“贵有贵的道理”吗?
看看东风本田S7都有什么硬实力:
看起来呢,S7确实像一个技术“理工男”,70余年本田造车经验累积,只为制造一款真正拥有驾驶乐趣的纯电车。
而当现场宣布25.99-30.99万这个“头铁”的定价时,大家都傻眼了——知道你的车外观内饰操控感都很好,但是这个定价,是哪来的自信?
同价位区间内,比亚迪汉EV、小鹏G9等车型已实现城市NOA标配,且空间、续航更具优势。东风本田S7虽然内在实力很强,但是再好的车也得有一个好的价格才能获得市场认可,此外智驾层面仅停留在L2+级辅助驾驶系统上,缺乏激光雷达、8295芯片等国产车型标配的硬件。
毫无疑问,这个价格让大家为东风本田捏了一把汗——隔壁铂智3X,1小时卖了1万台,这个S7一个月能卖到1000台么?
从这次发布会来看,本田试图通过“运动基因+华为技术”复刻燃油车时代的成功,但恐怕是忽视了中国消费者对“技术普惠”的核心诉求。回顾其前代车型e:NS1月销不足300辆的教训,S7若不能在终端价格上做出让步,恐将重蹈覆辙。
“剩者为王”的时代 丰田已经“卷”起来了 日产和本田能否跟上脚步?
从今年日系三巨头的表现来看,笔者认为丰田与日产的转型基于对 “中国市场定义全球标准” 的深刻认知。丰田通过本土化研发团队实现 “为中国而变”,日产则构建开放合作生态,联合华为、Momenta 等企业打造 “端到端大模型”。相比之下,本田仍延续 “技术平移” 思维,试图以全球统一标准征服中国市场,却在定价策略上缺乏灵活性。
就在这段时间,合资车企在价格与技术的双重夹击下,正在加速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份额的流失。我们看到了上汽通用别克君威车型,以10万元级别超低价位抢占市场。
我们看到了一汽大众探岳全款一口价17.69万元,性能不打折,性价比拉满的操作。
广汽丰田铂智3X更是以“最低10.48万元的权益价开售,14.98万越级配置激光雷达上车”的组合拳引发关注。
但东风本田,为这一场行业深度内卷,猛踩了一脚刹车。
日系三强的对决,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两种路径的较量 —— 唯有将全球技术积淀与本土创新生态深度融合,方能在这场 “破局之战” 中突出重围。中国车市的内卷,最终必将走向“剩者为王”的结局。而想要成王,当前环境下,唯有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快速调整战略的车企才能存活。
今日服务人次 | 3 次 |
服务车主总数 | 3334 人 |
合作共赢商家 | 14 家 |
热点车讯总数 | 724 条 |
定制彩码包邮 | forcar_site |
业务合作洽谈 | 1792573362 |